好久沒有來寫餐桌文。
身為主婦兼顧攝影工作,日子忙歸忙,我還是認為吃飯皇帝大!
不管怎樣一定要吃得好好的!!!
受到美麗的好鄰居--正妹人妻914的美麗早餐影響,我也盡量早餐吃得很豐盛。
以前有認識的中醫師跟我說過,早上是身體吸收養分最好的時機,越晚越少。
所以囉,早餐就是要給它吃得越澎湃越好啊!!
上圖第一張是熱愛水蜜桃的我臨時起意把熟透的桃子排起來玩。
要知道美國主婦的生活就是廚房跟電腦啊~~
所以我的玩具跟朋友都是食物和煮飯器具。
PO在FB上受到大家好評的桃子,其實很簡單。
重點是一定要挑軟熟的桃子。
脆桃很難做喔。
<水蜜桃/白油桃 排花>
冰箱的水蜜桃沒了,改用較小顆的白油桃做示範。
桃子要選成熟又大一點的會比較軟,也比較好排。小的桃子比較花時間,也比較不好切。
桃子切開去核,桃肉切薄片(水蜜桃的話不用切很薄),將切好的桃肉薄片同一個方向接畳起來。
越到頂端桃肉切片要越薄,快到最上面的時候,稍微把桃子薄片彎一下再排會比較好排。
桃子排花其實很簡單,熟練的話很快就可以做好一個喔。:)
野人獻曝一下(^ω^)
邊吃邊覺得賞心悅目,這只有一顆桃子的份量。
一樣是在吃桃子,有很多種吃法。
我覺得人生也是一樣
人生滋味百百種,用不同角度和心境來看待,都有不同之處。
平凡的東西,只要花些心思就可以讓生活變得更豐富。
平淡的生活,只要用心體會和感恩,就可以過得很幸福。
早餐吃得很鮮艷的草莓和紅毛丹。
體質有點虛寒的我,總是喜歡吃點紅毛丹代替荔枝。
口感很類似,但是滋味不太一樣。
外加一杯五穀飲
雖然在台灣的時候早餐也吃得很棒,素食補湯、麵條、漢堡、薏仁漿、有機飲食什麼都來。
不過真正讓我體會到”吃“,則是在美國。
在台灣的忙碌和焦慮,幾乎都沒有心情注意自己在吃什麼。
或許是在這個誘惑極少,又平淡的生活中,這些點滴滋味都特別深刻吧。
一位姊姊帶我去灣區的里仁-心田之家。
裡頭都是素食和有機食物,逛得我心花怒放。
馬上搬回了有機蘿蔔糕和冷凍餃子。
還有一堆餅乾和醬菜。
里仁-心田之家
地址:1170 kern ave sunnyvale ca 94085
不過說真的,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世界廣場附近的Sogo Tofu
雖然店面和樣式不如心田大,
但他們的有機豆漿跟台灣的一樣,又不含防腐劑。
如果購物超過三十美金,直接送一瓶。
小菜和便當也都好好吃。
寫著寫著又好想去吃了喔(流口水)
我家最常出現的秋葵芝麻海苔涼拌,偶而加上納豆混搭。
R先生家都很妙,大家不喜歡的納豆跟秋葵都超愛。
因此我們家時常上演著:是誰偷吃了最後一盒納豆!!?
婆婆有時候補貨,一補就是六、七包(一包三小盒)
泥看看,有哪幾個台灣人這麼愛納豆的啦。
不過秋葵和納豆這兩個滑溜溜又牽絲的食物對身體非常好喔!
秋葵高鈣又多鋅、顧腸胃又調經、消除疲勞有抗癌。
含鈣量比牛奶還多,而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秋葵可煎可炸酥,不過我們家喜歡水煮青菜,所以多半都是吃涼拌。
納豆的營養網路也是寫得很多,有興趣可以google看看。
日本人外食雖然油炸類或是超鹹、超甜居多,
不過他們的家常菜中的秋葵涼拌納豆或是山藥真的是很有養生智慧呢。
這一餐其實是我們那天陪著R先生全家出遊之後回家煮的
左起上排分別是紅燒豆腐、鷹嘴豆泥、水煮蘆筍
下排是酪梨莎莎醬、波菜涼拌秋葵、杏桃草莓
R先生的姊姊非常驚訝看到我經過一天的旅遊,晚餐還有力氣煮了這麼多。
老實說,天天煮久了,真的會越煮越快。
還有肚子餓真的是最好的廚師啊。
酪梨莎莎醬和鷹嘴豆泥都沒有蔥蒜,吃得超安心又開胃!
之前好多朋友問我為什麼煮的一點都不台式,
在北加州這個多文化、多種族的地方居住,
經常都在吃不同國家的食物,久了真的會習慣吃不同款的食物。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很討厭挑菜。
地瓜葉或是空心菜都買得到,但是挑菜很花時間。
等我回台灣去吃就好XD
至於高麗菜,美國的高麗菜和日本的一樣不脆不好吃。
所以幾乎也不買來煮了。
我和R先生最愛的食物,其實是印度咖哩!
不過調味料超多種類,所以都沒有自己做過。
吃過印度咖哩之後,我就再也不喜歡吃台式或日式咖哩了。
味道完全不一樣。
杏桃和小桃子外加草莓的早餐。
是說整個夏天都在吃桃子 哈哈
某日晚餐:麻婆豆腐和梅乾燉菜
第一次做梅乾料理,其實很不熟練。
還要多練習幾次。
煮的過程總會讓我想起小時候奶奶帶著我作梅乾菜的回憶。
還有穿著雨鞋在大石頭板上走跳去壓梅乾菜。
小時候我非常討厭從都市轉學回鄉下的生活。
覺得四處都是田,買東西也超不方便。
但是長大之後回想,在我這個年代的,
能夠有機會跟奶奶做梅乾菜、客家年糕的回憶也是很難得的。
而且以前爺爺夏天會把桌椅搬出來,傍晚就在屋外乘涼吃飯。
飯後帶著我唱日本兒歌和教我用樹葉吹笛。
平常的爺爺奶奶不注意的時候,我就會去田邊倉庫探險。
常常翻出爺爺以前的泛黃卻有字體工整的筆記本。
我對這些老舊有歷史的東西總是充滿興趣。
還會拉著爺爺解釋給我聽這些筆記的歷史。
不知道為什麼和老人家都很有緣,和媽媽那邊的阿公也是常常玩在一塊。
所以兩位老人家過世的時候,親戚們全都說爺爺和阿公從小的時候就最疼我。
還好奶奶和外婆都還健在,讓我有機會可以回去看看她們。
下次回台灣要來請教一下奶奶客家年糕了:)
塩麹料理。
話說看到幾位格友都在用塩麹煮菜。
心想也來做一下,結果歡樂的買完菜才發現應該要買的材料買成了已經做好的塩麹。
只好直接就拿來做料理了。
馬鈴薯絲一直都是我的愛。
尤其家裡後來買了無珐瑯的鑄鐵鍋,那個滋味真是難以形容的好吃!
這一天淋上了點塩麹和麻辣醬,再撒上了自家陽台栽培的有機羅勒葉。
好香好好吃!!
日式家常料理中常出現的南瓜燉煮。
一開始對於淋上醬油一事充滿狐疑,做完之後真的覺得很甘潤。
沒想到醬油跟南瓜這麼搭。
另外,自己做的塩麹可能跟市售的塩麹鹹度不同。
調味時要慢慢少量的加比較好。
某日早餐: 酪梨、藍莓、無花果、香蕉豆奶
第一次吃到無花果,是同事帶來公司給我吃的。
清甜帶點土壤的澀味。
它不是香甜的水果,卻有一種別然不同的清爽。
住日本期間我也會偶而買來犒賞自己一下。
住加州越久,越發現這裡的蔬果種類真的是好豐富。
早餐越吃越多水果。(噗)
因為我不愛麵包,所以很少會有麵包出現在我的早餐。
R先生愛吃茄子,所以這一天做一點不同變化的泰式酸辣的蒸茄子。
秋葵涼拌、波菜濃湯,還有夏天適合的薑汁醬油烏龍涼麵。
雖然也可以作更簡單的,吃飽就好。
不過總覺得興致一來就會想要努力做點東西讓老公開心。
想要讓辛苦工作賺錢的老公回到家裡就有一桌豐盛有喜歡吃的東西可以吃。
還有可愛的老婆等著他(笑)
這天早餐來點鹹的。
塩麹時蔬。
最近發現我真的不太會用塩麹調味,因為原本就很少用鹽巴煮菜。
但是蔬菜洗好切好之後裹上一點塩麹,
放個幾分鐘再下鍋煮,另外調味。
味道會豐富又好吃的不得了。
這天調味很簡單地放了一點味醂和醬油,最後起鍋前撒上義大利香料。
啊~真好吃!!
後來這樣的料理方式變成我的鹹味早餐的定番XD
太久沒有更新餐桌紀錄,總覺得煮過的食物真是頗多。(汗)
婆婆生日前幾天就開始制作的豆腐水蜜桃派。
用豆腐代替乳酪起司做了超健康的低卡少糖的桃子豆腐派,派皮還加了亞蔴籽♪
過程中讓我覺得最累的就是壓豆腐出水和打豆腐泥了。
老實說我覺得月光食堂的乳酪版比較好吃。
不過想到老人家不適合吃太甜太多膽固醇的東西,就改成了豆腐。
豆腐糕體還有放入切碎的水蜜桃。
前幾天閒來無聊的做了很幼稚的兔子炊飯XD
我內心是個長不大的小孩 哈哈
R先生很喜歡炊飯,我習慣都會放黑豆、鹿尾菜、乾香菇、切碎紅蘿蔔。
所有材料都丟進去煮飯鍋內跟米一起,
淋點油和醬油一起煮,香噴噴。
起鍋前還會再放點香椿醬,吃起來很像油飯,卻不油膩。
打折的時候不小心買太多藍莓,已經熟透的藍莓無法久放。
看了貝兒實驗室 就跟著做了藍莓派。
超級好吃!!!
半夜一出爐,不愛吃甜食的R先生馬上吃了兩大塊,我吃了一塊,
出爐的半小時內,這兩隻不怕胖的夫妻一口氣吃掉半個派。(八寸大)
酸甜微微濃稠的口感,配著肉桂檸檬竟然這麼的好吃。
比較花工夫的派皮也超乎意料地好吃得不得了。
堪稱我吃過最好吃的派皮!!
隔天下午工作得眼睛很酸澀,馬上切個藍莓派,
泡上我心愛的Lupicia的櫻桃紅茶來個小小華麗下午茶。
藍莓搭配著鮮奶油真~好~吃~~
馬上叫好友來家裡一起吃下午茶。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朋友來訪還跟我一起回味這道甜點真是好吃。
不是我做得好吃,而是食譜本身已經調配得超好吃!
在家工作,儘管工作時間幾乎是無上限的早也做、晚也做。
還是堅持要吃得好,過得好啊~
也因為幾乎都是自己煮也還要外出工作的關係
我也開始很認真地注意身體。
盡量每天或是一周最少三天的去運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我不知道運動最後到底帶給我什麼效益,
不過過程中真的心情超舒暢。
以前是能不動就不動,
現在叫我不要運動我還會覺得不舒服XD
久久記錄一次餐桌內容真的有點寫不完的感覺,下次還是考慮常常來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