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1月。
這次的人像拍攝是美麗的比利時和瑞士同學。
打從那學期開學的第一天,我就對美麗出眾又有氣質的Celine同學一見鍾情(艸)
高中畢業的十八歲、大學畢業後,歐洲年輕人不急著逼自己做決定念哪間大學、去哪工作。
他們給自己一年到處去旅行+自我探索。
也因為如此才有機會認識這兩位同學。
我很珍惜每個緣份,因為世界這麼大,我們卻在柏克萊相遇。
在柏克萊附近的ELS唸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認識好多不同國家的朋友。
當然,最喜歡的還是熱情有禮又可愛的台灣同學。
不過我也很享受跟不同國家的同學暢談他們的國家和文化。
例如:你知道薯條是來自比利時,而不是美國嗎?
瑞士劃分三區使用不同語言(法文/德文/義大利文)
即使同為瑞士人,不同區的人還得用英文或其他語言來交談呢。
比利時和來自瑞士法文區的Barbara都是使用法文溝通。
每次聽到他們咕嚕咕嚕的說話,有時候覺得很有趣。
拉丁語系的發音跟亞洲真的大大不同。
這次的拍攝非常緊湊。
當時剛好進入了冬天雨季,一直下雨,我們也一直延期。
最後到了我要轉校的前一天,才湊到時間拍攝。
但是不幸的那天也下雨,我們搶在傍晚雨停歇片刻拍。
然而冬天的太陽向來很早打烊,那天五點就天黑了。
雖然時間很少,但是很感謝兩位同學願意當麻豆。
以下是我們傍晚四十分鐘內的激盪(笑)
相機還是老搭檔:Sony a700
拍完這次之後阿花七百就幾乎退役了。
地點依然是離宿舍最近的柏克萊大學校園。
天黑結束。
-------
一些關於攝影的閒談
曾經有些朋友說我拍的風格好像跟台灣的外拍不太一樣。
而且照片會切手切腳和切臉。
其實我也曾想要跟台灣流行的風格一樣(笑)
但是甜美可愛風格真的不是我的個性。
邊看別人作品邊自己摸索了好幾年,我沒有特地去上課、沒有PO過論壇
沒有參加過網路辦的外拍活動。
有段時間,其實也搞不清楚自己想拍什麼。
在美國生活這段時間,由於周圍的人都樂於給人很棒很棒的讚美和鼓勵。
讓我對自己的攝影風格重拾信心。
這篇照片和過去的人像拍攝都是用a700拍的,鏡頭就那麼一顆kit鏡。
偶而用一下廣角,甚至沒有大光圈的鏡頭。
底片相機也只有101顆鏡頭(50mm F1.4) 。
拍的全都不是職業級的麻豆,而是我親愛的朋友和同學們。
沒有什麼昂貴的器材,但我有個享受攝影的心和熱忱。
很喜歡一位馬來西亞攝影師Keda.Z的標語:
「Enjoy your life, create your style」
(享受你的生活,創造你的風格)
在他的workshop影片中一再強調
「要記住,你是誰」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免費的picasa還可以讓你編修膚質和強化背景。
手機APP更是一堆免費的美編工具,看要加睫毛、瘦臉、還是放大眼睛都可以。
如果跟著潮流,或許可以得到許多的讚美,但是我還是想當自己。
大概是在接近三十歲辭掉了五年多的工作去日本吃苦受難過,
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情總是好堅持、好固執的想要做到。
就算做不到至少自己也認認真真的努力過,不給自己遺憾和藉口。
也很幸運,在這裡的人尊重別人的創作,也喜歡給正在努力的人鼓勵。
更感謝朋友們支持這麼固執的我:)
在美國半年後終於可以重回攝影樂趣的懷抱
真的,好開心。